体育总局人力中心关于2024年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工作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总局有关直属单位,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队、省队进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以下简称两进)制度化、长效化,努力实现体育总局办公厅《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长效化机制工作方案》(体竞字〔2022〕84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设定的2024-2025年目标任务,现就2024年两进工作相关事宜函告如下:
一、持续完善机制
两进工作开展以来,部分地区和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工作方案》,对两进工作机制进行了细化和丰富,为实现两进长效化开展奠定了基础。《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国家队、省队及其管理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的主体责任”,两进是实现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单位要从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强国建设高度认识两进工作,聚焦优化组织协调机制、鼓励引导机制、项目推动机制、管理监督机制,为两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积极组织活动
《工作方案》对运动队、运动员参与两进活动的次数和时长分别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区各单位要不折不扣扎实落实相关要求,不断提升两进活动总量、优化结构。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重点在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统筹区域发展、聚焦重点人群、搭建人民群众体育舞台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各地区各单位要深入挖掘、合理利用运动队(员)专业技能优势,自觉融合、提供助力以上四个方面。在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日、“九九重阳”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相关主题组织实施活动。鼓励运动队组织两进活动与党建、加强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对口支援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着力打造品牌化、项目化两进活动。组织两进活动,可参照总局人事司组织编写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行动指引(优秀运动员篇)》。
三、加强宣传推广
经总局领导批准,人力中心将在总局官网建设两进工作专栏。建成后,该专栏将与“冠军公益”微信公众号共同作为两进工作主要官方窗口和重要宣传阵地,请各地区各单位(运动队)积极提供典型经验和宣传信息,人力中心将筛选部分典型事例和工作经验通过以上平台发布。同时,请各地区各单位(运动队)利用自身媒体资源宣传两进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规范信息填报
两进工作信息系统已于2023年5月在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下一步,人力中心将针对前期系统运行暴露出的问题持续进行完善,具体方案以信息系统站内信形式向各管理单位信息系统管理员账号发送。请各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信息系统注册登记(账号注册情况附后)和数据填报,监督所辖运动队规范填报,为掌握工作情况、效益评估、表彰激励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
五、统筹有序推进
各运动队及其管理单位要进一步提升科学高效组织实施两进的能力,合理统筹训练备赛与两进,鼓励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组织两进活动,杜绝形式主义和“高投入低产出”模式。部分国家队因巴黎奥运会参赛备战任务,可适当将两进活动时间重点安排在奥运会后。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将运动员和健身指导服务对象安全放在首位。组织两进活动要坚持公益属性,注重舆情引导,避免引发负面舆情。
人力中心联系方式:
李立东:010-87182093;邢继波:010-87183973
信息系统技术服务联系方式:
王可望:18717243725
附件:注册两进信息系统情况统计表
体育总局人力中心
2024年3月29日
附件
注册两进信息系统情况统计表
序号
|
省区市体育部门
|
序号
|
体育总局
有关直属单位
|
序号
|
有关全国性
体育社会组织
|
1
|
重庆体育局
|
27
|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
|
39
|
中国自行车协会
|
2
|
上海体育局
|
28
|
排球运动管理中心
|
40
|
中国极限运动协会
|
3
|
北京体育局
|
29
|
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
|
41
|
中国乒乓球协会
|
4
|
浙江体育局
|
30
|
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
42
|
中国田径协会
|
5
|
湖南体育局
|
31
|
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
43
|
中国击剑协会
|
6
|
河南体育局
|
32
|
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
|
44
|
中国现代五项运动协会
|
7
|
江苏体育局
|
33
|
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
45
|
中国空手道协会
|
8
|
山东体育局
|
34
|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46
|
中国冰球协会
|
9
|
湖北体育局
|
35
|
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
47
|
中国帆船帆板协会
|
10
|
青海体育局
|
36
|
小球运动管理中心
|
48
|
中国垒球协会
|
11
|
福建体育局
|
37
|
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
49
|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
12
|
陕西体育局
|
38
|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50
|
中国足球协会
|
13
|
广东体育局
|
|
|
51
|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
14
|
辽宁省体育局
|
|
|
|
|
15
|
内蒙古体育局
|
|
|
|
|
16
|
吉林体育局
|
|
|
|
|
17
|
贵州体育局
|
|
|
|
|
18
|
黑龙江体育局
|
|
|
|
|
19
|
西藏体育局
|
|
|
|
|
20
|
河北体育局
|
|
|
|
|
21
|
山西体育局
|
|
|
|
|
22
|
江西体育局
|
|
|
|
|
23
|
宁夏体育局
|
|
|
|
|
24
|
四川体育局
|
|
|
|
|
25
|
云南体育局
|
|
|
|
|
26
|
新疆体育局
|
|
|
|
|
备注:以上注册数据截至2023年底;按照创建时间排序。